投资者关系 | 招采平台
首页
关于正和
核心优势
业务板块
正和资讯
职业发展
联系我们
搜索
股票代码:605069

首席商业评论丨“双碳”风口下,正和生态为环境问题“诊疗”

2021/09/18 3390

财经媒体「首席商业评论」日前对公司进行了深度报道——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正和生态作为一家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前瞻性地提出“诊病式”治理方案,联动公司的规划设计、生态环境、智慧科技、产业运营四大核心业务,多方位、全链路解决环境治理问题,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顺利达成。



「首席商业评论」原文


01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人类社会构成巨大威胁,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自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地表气温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对地球生态、社会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幅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DRR)在其《2000-2019年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报告中指出,全球自然灾害总数在21世纪前20年大幅攀升,特别是气候相关灾害数量出现“令人震惊”的增长。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9年全球记录了6681起气候灾害,相比之前20年的统计数据增加了83%。


为减缓甚至摆脱一系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主要国家达成了“碳中和”的一致性目标。然而仅202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高达315亿吨,并且仍在不断增长。 因此,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即“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对于能源、交通等“碳排放大户”,改革自然要率先进行。2005年,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量超过两公斤,现在已经下降到0.6公斤以下,降幅超过70%。交通领域目前的减排思路是新能源车+智能交通,新能源车是指造车“新势力”代表着清洁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包括但不限于电能氢能。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做“减法”固然见效快,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达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碳中和”,正向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而生态环保行业则是其中的主力军。

 

02 “双碳”对生态环保行业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


首先,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看得见、看得清的数据作为支撑。在城市碳源监管过程中,有关部门围绕着碳排总量、碳排强度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与计量监测工作,然而在碳汇计量监测方面还存在着评估方法不统一、监测不够精准等问题。例如,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增加绿地规模、提高绿地质量的行为,到底增加了怎样的碳汇能力与生态效益,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计量与监测。这就对生态环保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其次,在碳交易方面,目前24个行业出台了碳排放计算标准,2225家企业被下达碳排放强制配额,未来碳排放当量1万吨以上企业可能都会纳入政府的监管,碳交易普惠市场可能会加速建立。如何以“碳”为中心,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立起来,最终实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等新课题,为生态环保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任南琪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未来的生态环保企业,是贯彻碳中和目标,推动中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和支持者。企业既需要找到符合“双碳”大背景的发展方向,在低碳设计、生态系统、环境治理、资源及能量循环、碳中和监测与管理、低碳循环经济等方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又需要探索出能够持续运营的商业模式,降低对环境治理及运营的持续经济投入,在理念、技术、运营、管理、服务、评估等方面不断提升,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社会和经济效益。

 

03 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需求,正和生态实现前瞻性布局


说到生态环保行业,我们注意到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和生态)这家新登陆A股主板上市的企业,作为一家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该企业对生态环保行业极具敏感性及前瞻性,早在多年前就已注意到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并开始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2008年,正和生态在唐山南湖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仅做好岸上的园林绿化工程,并不能解决南湖水质问题,无法达到水清岸绿的效果,因此经过持续的研讨和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滨水战略”,即基于生态工法对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并保持其稳态。同时,正和生态也将主营业务由传统的园林景观升级为滨水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及生态景观,实现了人文景观与环境治理、生态系统构建的统一。


修复后的唐山南湖中央公园


作为“滨水战略”落地的典型项目,正和生态在唐山南湖中央公园的生态修复中,共清挖和综合利用存量垃圾800万立方米、粉煤灰800万立方米、煤矸石450万立方米,建成凤凰台、卧龙山、市民广场、地震遗址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了唐山南湖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修复后,昔日的采煤塌陷区、工矿废弃地,转变为唐山市区中央的“绿肺”和“氧吧”,220多种植物郁郁葱葱,绿化率达到65%,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100多种野生鸟类往返栖息,营造出安全、开放、舒适的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近自然的生态系统。该项目于2020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编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单,成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上的典范。

 

修复后的唐山南湖中央公园


为进一步实现“滨水战略”目标,正和生态从未停下对行业发展前景的探索。自2011年从河北秦皇岛迁址到北京开始,这家企业逐步引进了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的,涵盖生态学、环境学、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学、植物学、海洋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近二十个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持续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生态环保事业当中。同时,正和生态还前瞻性地引入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等前沿理念和“7+1”共生城市等系统性工作方法,并将其在大理洱海、雄安白洋淀等一系列项目中落地,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既有助于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助于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党中央国务院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该体系将从十大领域加速转型创新,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就是其中之一。

 

04 坚持系统化解决思路,正和生态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正和生态结合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进行了业务板块改革。其在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两大主营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了基于生态的智慧科技和产业运营业务,形成四大核心业务矩阵,通过绿色低碳设计、碳中和管理平台、智慧公园建设、互动体验、“公园+”城市运营等业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行业市场空间,提高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在落实“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正和生态主要从碳汇和减排两个方面发力。


在规划设计阶段,正和生态通过生态空间规划、城市森林营造、棕地生态修复等方式,提高国土空间植被的覆盖率,增加碳汇;同时注重雨水、垃圾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


在生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正和生态采用拟自然的生态工法,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生态及环境景观的原则下,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低碳环保材料等方式,利用工程方法进行开发、整治、复育及改良工作,最大程度地还原自然生境,构建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让动植物的栖息与人类活动和谐并存。并且通过增强森林绿色碳汇、水体蓝色碳汇、土壤棕色碳汇,助力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在城市智慧化发展过程中,正和生态作为链接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智慧科技的数字先行者,利用激光雷达、遥感解译、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生态空间的碳汇、碳足迹全方位监测和碳汇能力预测分析。他们将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信息进行数字化采样分析,实现了森林绿色碳汇的监测计量,并利用模型模拟分析,建立了森林碳足迹监测和碳汇能力预测评估平台,旨在解决碳汇监测难等“双碳”背景下的行业难题。


正和生态碳中和监测管理系统平台界面展示


伴随生态空间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生态空间的要求也持续攀升。正和生态抓住市场机遇,将具备文化休闲、自然教育、微度假等功能的经营性项目前置性地植入生态环境建设当中,或为建设运营提前预留好接口,有效提升了生态建设的投资实用效率,避免了重复投资建设及追加项目建设困难的问题,在未来将迎来较大的增长空间。


如今,随着大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越来越多,一体化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正和生态一向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性思维,目前已形成了集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为一体的DBIFO全产业链商业模式,能够进一步匹配市场在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实现过程中的需求,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将重新打开行业发展空间天花板。


作为一家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正和生态一直将自己视作为环境“治病”的医生,将四大核心业务联动,实现从“体检”、“会诊”到“医治”、“护理”的全生命周期的治疗与管理,治标更治本地解决环境问题。在正和生态看来,其智慧科技团队如同体检医生,通过环境感知、物联网AIoT等技术及时了解环境出现的问题;而规划设计与产业运营团队则会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专家会诊”,提出综合解决方案;有了方案后,生态环境团队便化身外科医生,对环境问题出现的病灶进行医治,并根据生态恢复情况,进行术后护理。同时,产业运营团队也会协助生态环境进行“复健”,通过运营低碳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业态,为项目带来持续稳定的运营收入,再将这份收入反哺投入到生态保护事业中,形成良性循环,让生态环境真正恢复成一个“健康的机体”,实现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和绿色资产的可持续发展。

 

05 总结


“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正和生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与现阶段国家的“双碳”政策导向高度契合。相信深耕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十数载的正和生态能够用科学技术与产业运营为生态环境治理赋能,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和绿色生态事业的先行者。

Copyright © 2022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14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