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述
近年来,广州市南沙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不断集聚。基于广东省提出的“万里碧道”理念,南沙区作为广州市核心发展区域,将灵山岛西侧和北侧江门水道及南侧的上横沥水道作为万里碧道试点。
正和恒基承担的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外江生态修复项目,是在已建设的堤防外侧开展外江水生态空间的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工程,通过生态工法对外江堤岸生态基底进行改造,为植物群落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植物设计解决退潮时干砌石外露现象,为外江水生态空间营造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并采用适当措施保障水源清洁、无垃圾漂浮。
项目创新点
工程结合区域水文、气象等特点,选择稳定、环保的生态工法进行固土,对外江堤岸生态基底进行改造,为植物群落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防止土壤流失,并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土壤条件,工程采用土工格室生态工法和枝桠沉床生态工法,并根据场地水流情况合理布置。
岛上植物设计解决退潮时干砌石外露现象,根据不同的红树植物以及水生植物对水体盐度的适应性以及耐水淹、耐风浪的情况,优选鸢尾、芦苇、狭叶香蒲、短叶茳芏、桐花树、老鼠簕、苦郎树等品种,进行立体搭配。项目根据不同的岸线形态,因地制宜进行植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兼具景观和生态效果。无岛屿的平直岸线采用花境式植物配置模式,在保证视野开阔的前提下,增加近岸不同体验感受。设计在充分保护自然岛屿的基础上,仅在栏杆下补植低矮的湿生及水生植物,用以遮挡近栏杆处的泥滩,与原有的自然岛屿形成协调统一的生态风貌。
项目成效
工程于2020年底全线竣工,修复岸线总长度约5.5公里,其中生态工法岸线长度为4.0公里,梳理岸线长1.5公里,共恢复植物种植面积22105平方米。生态修复后的灵山岛尖外江生物多样性快速增加,滩涂和红树林内植被品种达到了17种,其中包括8种红树和半红树植物,水生植物9种,观测到包括招潮蟹在内的底栖生物共6种。沿江分布的绿植,犹如一串翡翠项链,点缀在灵山岛尖的外江区域,构成一幅大气、自然的外江绿岸画卷,与现有的堤内带状公园结合,呈现出多元化的滨水体验空间。